非暴力沟通让我们收获更好的自己
怎样才能更好地沟通?
怎样建议才更容易让人接受?
怎样向别人表达你的需求?
怎样才能更好地爱自己?
人与人的沟通交流中,争执难以避免,沟通中最大的问题是理解的差异,看到彼此的差异化和多样性,学会去用一种友善的方式、健康的方式来沟通,在生活工作中尤其重要。“非暴力沟通”是一种专注于双方感受、需要,从而促进倾听、理解,培育彼此的尊重、关爱,使人乐于互助的一种沟通方式,又称为“爱的语言”。
10月22日,湖南省直中医医院护理文化建设委员会人文护理专科小组开展了《非暴力沟通训练营》第二期活动。
护理文化建设委会会主任委员刘丽老师发表致辞,她表示:《非暴力沟通》就是爱的语言,值得我们去转变谈话和倾听的方式,在护患沟通和同事之间的沟通时,要去观察,去感受,尊重他人,相互理解,达到双方共赢的目的。希望通过这次的学习,能更有效的沟通,快乐工作和生活!并预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和情绪,所以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总是不经意就会引发矛盾和冲突,导致暴力沟通,既伤人也伤己,那怎样的沟通方式才能比较和谐?
谭化芝老师对非暴力沟通要素“观察、感受与需要”进行解读。
《非暴力沟通》是讲说话的技巧,沟通的本质不是在于如何去说,而是语言背后的思维、如何去想、如何去体会自己和对方的感受。非暴力即意味着让爱、尊重、理解、欣赏、感激、慈悲和友情融入生活,而非让自私自利、贪婪、憎恨、偏见、怀疑和敌意来主导生活。
活动过程中言曦老师带领大家一起玩舒缓小游戏!
感染控制部主任唐芙蓉老师对非暴力沟通要素“请求”进行解读,重点阐释了如何提出满足自身需求和他人需求的请求,以及如何分辨请求和要求。
在非暴力沟通案例分享与非暴力沟通案例现场实践中,参会人员积极分享,深入探讨。
护理管理部主任蒋维在总结中强调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她要求要把非暴力沟通技巧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运用到为患者服务中去,利用沟通技巧努力实现医患更和谐,从而让工作更顺畅,同事更友善,生活更美好。
通过本次活动,学员们普遍反应:学习前,都习惯把冲突责任归咎于对方,往往使冲突愈演愈烈,双方都受伤害;学习后,感觉心中打开了一扇窗,会从双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的实质,从而达到双方合作共赢的状态,对这种沟通模式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