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直中医医院消化内科(脾胃病科)成立于1995年为湖南省“十四五”中医脾胃病重点专科(一类),株洲市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湖南省中医与中西医结合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株洲市医学会消化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科室秉承以中医为主,中西医并重的发展方向,以“中医有特色、中、西医争先进”为科室文化建设中心,积极开展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及科研工作,科室成立于1995年经过不断的发展完善现已建设成为一支技术力量雄厚,诊疗设备先进,集临床、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中西医结合消化病诊疗综合团队。现有病床55张,设有芦淞院区消化内科专家专科门诊与专科门诊23个,云龙院区消化内科门诊1个。
一、人才构成
消化内科(脾胃病科)专科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医务人员32人,其中知名中医主任医师2名,全国名老中医药学专家学术继承人2人,副主任医师7名,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1人,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10人,其中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占比达78.57%,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14人,人员充足,梯度结构合理。吴万丰主任医师,为脾胃病科主任,医学博士,美国南卡罗来纳南卡罗莱纳医科大学访问学者,师承于湖南省直中医院脾胃病科刘新文主任医师。湖南省“十四五”中医药骨干人才,第七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株洲市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康复医学会消化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医学教育科技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株洲市医学会消化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刘新文主任医师,为消化医学中心主任、脾胃病科学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为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二批株洲市名中医,株洲市中医脾胃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湖南省中西结合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株洲市医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株洲市中医脾胃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李勇副主任医师,为脾胃病科副主任,现为湖南省中医与中西医结合学会脾胃专业委员会常委,国家级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
二、诊疗范围
科室秉承以中医为主,中西医并重的发展方向,以“中医有特色、西医争先进”为科室文化建设中心,积极开展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在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炎症性肠病、功能性胃肠病腹痛、肠易激综合征、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消化道早癌、急性胰腺炎、腹水等消化道疾病的中西医防治方面均做了很多工作。开展消化病外治法治疗各种消化疾病,积极推广拔罐、针灸、埋线、穴位贴敷、穴位注射、中药直肠滴入等治疗胃肠道及肝脏疾病,自制中药协定配方“清肠袋泡饮”用于结肠镜肠道准备,“红藤灌肠液”直肠滴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株洲地区首家开展无痛胃肠镜诊治,目前配备高清电子胃、肠镜、十二指肠镜、超声内镜及胶囊内镜等先进设备,常规开展普通/无痛胃镜、肠镜、超声小探头、胶囊小肠镜等检查,开展消化道早癌的内镜检精查及内镜下各种消化疾病的微创诊疗,如内镜下黏膜切除/黏膜粘膜下剥离术(EMR/ESD)、食管静脉曲张套扎/硬化剂注射(EVL/EVS)及组织黏合剂注射治疗、内镜下消化道良恶性肿瘤治疗、经内镜胰胆管造影取石术(ERCP)、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等。
三、专科特色
消化内科(脾胃病科)承担省、市多项科研课题,并建设了GCP消化病专业,与国内多家三级甲等中、西医医院保持医疗合作关系,并形成了“中西医结合消化内镜中心”、“中西医结合炎症性肠病中心”及“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等特色亚专科。定期参加国内专科学术讲座、中医药特色学习班、国外消化病论坛,丰富了我科整体诊疗经验,提高了脾胃病科在消化界学术地位及科研、教学、临床实力。
消化科实力雄厚,经过几代人不懈的努力,形成了以下亚专科学科组并展开亚专科特色治疗。:
中西医结合胃肠病组:
主要临床及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螺旋杆菌相关胃病的研究,以进一步提高其根除率,降低其耐药率及复发率;开展中药汤剂、针灸、穴位注射等方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并探讨其作用机理;中医中药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研究,先后采用中药灌肠(“红藤灌肠液”直肠滴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汤剂口服、针灸、穴位埋线、穴位贴敷等手段,研究其在调节免疫、炎症等方面的作用;中医外治法对功能性胃肠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主要成员:刘新文主任医师、卢蔚副主任医师、杨学军副主任医师、姚承明副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肝胆胰疾病组:
主要临床及研究方向:中医中药在急慢性肝病、肝纤维化、肝硬化、急慢性胰腺炎中的作用研究;中药对于胆道系统结石的预防及治疗研究;中医中药在肝胆胰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主要成员:曹新鲜副主任医师、段婷娜主治医师、赵丹主治医师
中西医结合炎症性肠病组:
主要临床及研究方向:采用中药内服外用、中药保留灌肠、穴位贴敷、针灸、穴位埋线等综合治疗手段,疗效显著,并重点研究中医药与肠道菌群、炎症性肠病之间的联系。
主要成员:刘芳副主任医师、陈媚主治医师
中西医结合消化内镜学组:
主要临床及研究方向:积极探索研究中医药在内镜检查及治疗方面的应用;消化内镜在消化道出血、贲门失弛缓、肝胆疾病等方面研究;消化道早癌的内镜诊断及治疗研究。
主要成员:吴万丰副主任医师、李勇副主任医师、曾治中副主任医师、郭小洪主治医师、李琦主治医师。
四、科研教学
消化内科(脾胃病科)承担省、市多项科研课题,并建设了GCP消化病专业,与国内多家三级甲等中、西医医院保持医疗合作关系,并形成了“中西医结合消化内镜中心”、“中西医结合炎症性肠病中心”等特色亚专科。定期参加国内专科学术讲座、中医药特色学习班、国外消化病论坛,丰富了我科整体诊疗经验。2023年召开中医经典《脾胃论》传承创新临床应用培训班,2024年召开消化系病中医经典传承创新培训班暨株洲市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显著提高了脾胃病科在消化界学术地位及科研、教学、临床实力。
五、设备配置
科室拥有高清电子胃、肠镜、十二指肠镜、超声内镜及胶囊内镜等先进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