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哉!小井医院——井冈山学习心得体会
2023年10月7日至9日,在医院党委的组织下,我们来到江西井冈山进行为期三天的培训学习。这里的一草一木见证了众多革命先辈重大事件的发生,在井冈山许许多多的革命遗址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小井红军医院。
红军医院是一排木构两层楼房。楼前是一片宽阔的平地。平地上没有刻意地进行修葺,长着不是很密的不高的杂草。在平地的西侧,立着几座反映红军井冈山生活及战斗场景的雕塑。
这就是小井红军医院的全部。
踏上医院楼门前的十几级石头台阶,进入楼内。楼内大厅较为窄小,我们一行60来个人进来就显得非常拥挤。楼层又较底,使厅内的空间愈发显得小。在大厅里,导游为我们介绍红军医院的建立过程。由于战斗的频繁,伤病员数量越来越多,红军伤员由于没有医院的救治,很多人都牺牲了。于是,决定建一所条件较好的医院。但是,没钱。怎么办?红军战士们就在自己每人每天5分钱的菜金里省。有的几元,还有的几角,全都捐献出来,就建起了这所红军医院,使自己的战友终于有了一个简陋的治疗地方。
在这里,我不知觉地融入了红军医院战士们的生活,现实和历史在同一个空间里重叠着。没有了声音,只有医院药房、病室、手术间,只有药房内那黑沉沉的药柜,病室里伤病员的地铺和地铺上的稻草,还有手术室地上放着的木盆和桌子上生锈的马灯。一切都是那么平常,平常得那么崇高。
不需要语言。艰苦岁月,由于敌军对井冈山严密的经济封锁,造成医院的医疗条件极差,医务人员和伤员们一起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因陋就简,克服了许许多多的困难,治好一批批伤病员重返前线。
不需要表达。西药奇缺,医务人员就上山采掘金银花、鱼腥草、散血丹等草药煎熬给伤病员服用;缺少医疗器具,医务人员就地取材,用木头、竹子等制作成镊子、消毒盆、探针等器具。
没有药棉,就将土布洗干净作药棉,一条纱布绷带用了洗、洗了又用,有时用上几十遍直至不能再用为止。
没有手术刀,医生们就用盐水泡过的剃头刀、梭镖甚至切菜刀当手术刀使用,用小锯齿的木锯子当作骨锯来给伤员们做手术。在最困难的时候,一点消炎的药水都没有了,就用食盐水,甚至用石灰水给伤员消炎。
红四军11师师长张子清,作为住进红军医院的重伤员,在医院一个多星期没有补给上食盐的情况下,坚决把剩下的最后一杯盐水留给别的同志清洗伤口。像张子清一样,红军医院的伤病员,特别是党员和干部,都争先恐后地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威胁留给了自己。
小井红军医院最初取名“红光医院”。1929年元月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三次反“会剿”中被国民党军队烧毁。当时,130多名来不及转移的重伤病员被敌人杀害,大多数人直至现在也不知他们的名字。后来,井冈山人民按历史原貌修复了小井红军医院。
从楼内出来,我坐在院内,静静地看着这排木构的医院,这是一所怎样简陋又异常丰富的我军第一所正规医院?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作为新时代的医务工作者,能来到这里感受革命传统的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从医者初心上的洗礼,从共产党员品格上的净化,这次井冈山的红色教育培训之旅让我受益匪浅。这是我第三次来到井冈山,一路上就一直默念着毛主席《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的著名诗词,直到参观了小井医院,我终于找到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答案!
一审:张赛花,二审:何素,三审: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