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芷江、十八洞村学习心得
9月22日至24日,医院组织我们百余名党务骨干前往怀化芷江、花垣县十八洞村开展“红色教育强党性,走找想促惠民生”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秋的清晨山岚弥漫,汽车在仙气袅袅的群山间穿行,把我们带到了心中向往的苗寨。
我印象最深的是参观十八洞村的“精准扶贫陈列馆”。“三沟两岔山旮旯,红薯洋芋苞谷耙,要想吃顿大米饭,除非生病有娃娃。有女莫嫁竹子郎,一年只产半年粮,还有半年靠外找,拖儿带女守空房。”这几句唱的是十八洞村梨子寨、竹子寨过去的贫困窘境,连吃饱饭都难。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论述,自此十八洞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整齐的石板路串起鳞次栉比的吊脚楼,一拨拨游客跟着苗族阿妹穿行寨间。
“我上次来的时候,这里的石板路还不是新的。这里,我记得这里,石板不稳,我差点摔了一跤”。
“到寨子里的路很陡,还是泥巴路。村里的房子很破旧,自来水也没有,根本看不到壮年。”
偶遇的黎姐2012年自驾游时来过一次,她边走边和我说着这个当时不知名的寨子变化。
昔日的泥巴路如今变成了水泥路,村内房屋修缮一新,水、电、通讯、银行、邮局等设施一应齐全。十八洞村在“精准扶贫”的战略指导下,如今旧貌换新颜,生活状态越来越好了。
身着苗族服饰的“石大姐”热情地邀请大家进屋参观、合影,她家已成为游客必到的“打卡地”。木质阁楼里老奶奶一针一线绣着苗绣,火塘里熏着腊肉,飘散着阵阵肉香。
山顶梨树下有一对卖山珍的年轻夫妻。妻子是当地人,丈夫是怀化人,早年在外打工,如今他们也回来共同建设家乡。几位客人围坐在她家门前的树墩下喝藤茶,妻子告诉我们,他们来自广东,都是老客人了,每年要到寨子里来买茶油。
丈夫一边热情的邀请我们吃茶一边说,“藤茶、葛粉、牛肉干、茶油,都是山里的好东西。还有苗绣、农家腊肉、蜂蜜、辣椒、花生、野生猕猴桃…”
从“石大姐”石拔哑到卖山珍的夫妻,寨子里大人小孩幸福的表情,都向我们传递着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全面实现小康,“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十八洞村成为中国脱贫攻坚的典范,是中国共产党人用行动兑现对人民的承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深刻体悟党不忘为人民谋幸福之初心、时刻为人民美好生活而奋斗之使命。无数共产党员埋头苦干无怨悔,默默耕耘淡名利,那是千钧的嘱托、那是“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那是初心的力量、那是以人为本的情怀!
一审:张赛花,二审:何素,三审: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