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故事17-周恩来与邹韬奋的深厚友谊
在周恩来的革命生涯中,一直高度重视发挥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经常倾听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的意见,与党外人士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邹韬奋在短暂的一生中,与周恩来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崇敬周恩来,生命垂危之际仍呼唤着“周恩来!”周恩来也了解邹韬奋,敬重邹韬奋,给予了他高度的评价——“邹韬奋同志经历的道路是中国知识分子走向进步、走向革命的道路。”
周恩来与邹韬奋第一次见面是在武汉。1937年12月,从国民党苏州监狱释放的爱国七君子之一、救国会的著名领袖邹韬奋来到武汉。当他得知大名鼎鼎的中共中央负责人周恩来也在武汉时异常兴奋,他早就想见见这位崇敬已久的人了。周恩来得悉邹韬奋的这一愿望后欣然同意,因为与邹韬奋相见,这也正是他的愿望。
1937年12月下旬的一天,邹韬奋怀着急切的心情来到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周恩来已经在那里恭候多时了。他紧紧握着邹韬奋的手,高兴地说:“欢迎你,韬奋先生。”
“谢谢,谢谢。”握着周恩来热情的双手,一股暖流涌入邹韬奋心田。
落座后,周恩来关切地询问了邹韬奋出狱后的身体和家庭情况。邹韬奋一一做了回答,并谈了自己对形势的看法,以及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对今后工作设想和安排。周恩来同他分析了抗战的形势和任务后指出:“现在我们一起奋斗,以彻底打败帝国主义。将来,我们还要共同努力,以建设繁荣富强的新中国。”邹韬奋深深地点了点头。
临别时,周恩来再一次握住邹韬奋的手诚恳地说:“你有什么要求,请随时提出来,我们共产党一定会尽可能帮助解决。”
这以后不久,周恩来来到邹韬奋开办的生活书店和编辑部看望邹韬奋及其他工作人员。他勉励大家多为抗日救国出力。周恩来的到来使邹韬奋及同仁备受鼓舞。此后,他把周恩来视为良师益友,有什么问题总是向周恩来请教。周恩来也总是推心置腹地与之共同探讨。
这些经常的开诚布公地交谈,使邹韬奋增进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他郑重地向周恩来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请求。
周恩来沉思了良久,说:“韬奋先生,你现在的党外民主身份要比你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所起作用重要得多。党需要你留在党外。”
邹韬奋感谢周恩来对自己的信任,愉快地接受了周恩来的意见。他相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一定能够取得抗战的胜利,一定能够建立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邹韬奋继续留在党外,继续尽心竭力地为党工作着。
1938年武汉沦陷前,邹韬奋主持的生活书店总管理处和他主编的《全民抗战》编辑部迁往重庆。周恩来于1940年5月也来到重庆,继续主持南方局的工作,并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同国民党当局进行正式谈判。此后,周恩来和邹韬奋的来往更加密切了。
位于嘉陵江畔五十号的“周公馆”里经常出现邹韬奋的身影。他常带着一些费解的问题向周恩来请教、探讨。周恩来则把党中央对白区文化工作的指示传达给他。他们也在一起谈家常、谈生活上的事。每次的交谈都是那样的和谐、随意。
1941年2月25日,在第二届国民参政会第一次大会召开前夕,以救国会主要领导人之一的身份被国民党政府聘为“国民参政员”的邹韬奋愤然辞去参政员职务,秘密离开重庆,辗转抵达香港。
在香港朋友举行的便宴上,邹韬奋庄严声明:“我们不是为逃难来的,而是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创办民主刊物继续战斗而来的!”在香港邹韬奋继续坚持抗日宣传工作,并持续得到周恩来的关注。
12月下旬,在周恩来的关怀下,邹韬奋从香港回到内地暂时避居于广东梅县乡下。1942年7、8月间,国民党又派人到广东探寻邹韬奋的踪迹,情况亦很危险。邹韬奋的朋友专程到重庆向周恩来汇报了邹韬奋的情况。周恩来派人转告邹韬奋,为了保证他的安全,并使其继续为革命发挥作用,建议他前往苏北抗日根据地,还可以转赴延安。
邹韬奋得知在重庆的周恩来一直很挂念着他的安全时,心里很激动,他欣然接受了周恩来的安排。9月下旬,邹韬奋便离开梅县,经上海进入苏北解放区。但不幸的是,这时他已患了不治之症——癌症。临终前他口述的遗嘱中又一次表达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我自愧能力薄弱,贡献微少。二十多年追诸先进,努力于民族解放、民主政治和进步文化事业。竭尽愚钝,全力以赴。虽颠沛流离,甘之如饴。我死后,请中国共产党中央严格审查我的一生奋斗历史,如其合格,请追认入党。”“请转达我对恩来的谢意!”
1944年7月24日,邹韬奋在上海被病魔夺去了生命。9月2日,在延安的周恩来获悉邹韬奋逝世的噩耗后,万分悲痛,即刻向中共中央建议:在延安开追悼会,《解放日报》发表追悼文章,中央致挽电。
周恩来的建议得到毛泽东的赞同。于是,9月28日由周恩来亲自修改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致邹韬奋家属的唁电发出。唁电表示接受邹韬奋的临终请求,追认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充分肯定了他的功绩。
10月11日,周恩来又在延安面集吴玉章、博古、邓颖超等组成“邹韬奋同志追悼筹委会”,拟订纪念和追悼邹韬奋先生的办法。
会上,周恩来一开始便说:“我国有两个青年领袖,一个恽代英,他已经去世了;另一个就是邹韬奋,他现在也逝世了。这是我们党最大的损失。”他还说:“多年来,韬奋同志为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反对国民党反动派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政策奔走呼号舌敝唇焦,动员人们起来救亡图存,赢得了广大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的拥戴和热爱。他是承继恽代英同志的真正的青年领袖。”